2015年環保政策的密集出臺 十萬億投資盛宴成經濟新增長點
作者: |
來源: |
日期:2015/4/15 12:46:02 |
點擊率: |

天地玄黃、宇宙洪荒,日月盈昃、辰宿列張,寒來暑往、秋收冬藏••••••自從全民開始意識到,自己所處的生存、生產、生活空間里,如此寫實而詩意的棲居已變得遙遠,環境改善問題已迫在眉睫,于是就有了環保話題的年年大熱。
2015年,預計將是環保政策的密集出臺期與調整期。中國制造2025的奮戰版圖上,又如何可以缺失環保節能產業的身影?對于產業鏈條上的各個企業而言,問題既然必須直面,那如何找到環保與經濟發展間的平衡、如何去過剩產能、環保產業自身發展機遇幾何,都將是一個個待解的問號。
專家觀點
環;鸬馁Y金來源,除了固定的中央財政投入,罰沒企業的污染費也將劃入基金中。環保部通過評估,可以使用基金補貼低能耗的環保項目的利息支出,也可以作為種子基金投入環保項目。
“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、民心之痛,要鐵腕治理!”3月5日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“兩會”上作政府工作報告,談到環保工作時用十分嚴厲的措辭彰顯政府鐵腕治污的決心。
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今年全國碳排放及4項主要污染物的減排目標,并提出深入實施大氣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(“氣十條”和“水十條”)、促進煤炭消費零增長、推廣新能源汽車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具體舉措。
多位權威人士在不同場合預測,大氣、水和土壤治污的三大戰役將為中國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。從2013年起,“氣十條”就已經帶來了1.7萬億的投資;即將出臺的“水十條”預計將在全國范圍拉動2萬億的投資規模;今年年底有望出臺的“土十條”則將為土壤修復治理產業吸引約10萬億的投資。密集出臺的環保政策及全國鐵腕治污的持久戰,或將開啟一場萬億環保盛宴。
全國每年新增環保投資1000億
新環保法從2015年元旦起正式實施,不僅規定了可以對污染企業連日計罰,不設上限,還可對企業采取限產、關停的處罰措施。
為推進大氣等環境治理,河北、山西等省還要對鋼鐵、煤炭等產業結構深度調整。河北要在2017年前削減6000萬噸鋼鐵產能,而山西也將嚴控煤炭產量,到2020年,原煤產量將控制在10億噸以內。除“關小上大、減量置換”外,山西不再審批建設新的煤礦項目(含露天礦)。
因此,外界有聲音稱環境治理將影響經濟增長。對這一觀點,環保部部長陳吉寧3月7日在兩會期間記者會上表示:“環保投資沒有重復建設,長期受益,是一個好的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。”
陳吉寧認為,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在加大,環境保護的任務同時也非常艱巨。環保本身也是當前和今后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推動力,未來幾年環保投資需求非常大,大概在8-10萬億元人民幣水平。
陳吉寧指出,中國過去三年來全社會的環保投資,每年大概新增1000億元,但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資來解決,占比大約在30%-40%之間,這個市場還沒有完全的打開,還沒有帶動社會資本進入。
為此,中國將推動價格體制改革,形成合理的項目回報機制;進一步開放市場,推動包括財政部正在推動的PPP(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),第三方治理,要推動政府采購服務、排污權交易等環保市場的形成,提高治理效率。
“現在環保產業融資成本過高,環保產業很多部分也不是暴利行業,但能形成長期穩定的回報,所以要帶動一些有良心的資本、有社會責任感的資本進入到這個市場,要形成一個更好的融資模式的設計。”陳吉寧稱。
全國政協委員、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也強調,環保和發展并不矛盾,通過政策創新,完全可以把環保治理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李稻葵把環保部比作長著牙齒的老虎,這只老虎要到處去咬污染企業。同時,他還建議,這只老虎兜里還應該裝著胡蘿卜。胡蘿卜就是李稻葵提案中建議的“環;”。
他認為,環;鸬馁Y金來源,除了固定的中央財政投入,罰沒企業的污染費也將劃入基金中。環保部通過評估,可以使用基金補貼低能耗的環保項目的利息支出,也可以作為種子基金投入環保項目。
TAG: